-
2025年4月15日,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2025‘烟火兰州•黄河风情’百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在黄河之滨正式拉开帷幕。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永辉、省文旅厅二级调研员彭副亮、市文旅局局长毛玉铎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与文旅企业代表及市民群众共同见证这一文旅盛事。 活动现场,甘肃省武术运动协会八门拳专业工作委员会、兰州市八门拳非遗传承人张雅蓉等献上精彩展演。兰州八门拳的单拳、捶拳、封手拳、撵拳对练及传统器械表演轮番登场,刚柔并济的招式与非遗武术的深厚底蕴赢得现场领导嘉宾和观众的热烈掌声。八门拳非遗传承人陈永兴表示,非遗武术八门拳能够在此活动中展演,将非遗武术与黄河文旅的融合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活力。 活动结束后,陈永兴、胡临深、马海忠、达延荣、魏公乐、李建生、张雅蓉、孙刚强在现场合影留念。...
-
4月15日,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兰州市商务局、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2025‘烟火兰州·黄河风情’百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在兰州启动。我市将通过“烟火兰州都市游”“文化兰州宝藏游”“诗意兰州休闲游”三大板块、百场文旅特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全方位展现兰州独特的文旅魅力。 当天的启动仪式由兰州市文化馆选送的舞蹈《凤鸣朝阳》拉开序幕,舞者们灵动的身姿演绎出吉祥的神鸟形象,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随后,兰州市文化馆青年优秀歌唱演员刘晓旭登台,深情献唱《黄河水从我家门前流过》和《望月》,其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省级非遗项目“兰州狮舞”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省级非遗项目“八门拳”,依据诸葛亮八阵图创编,一招一式尽显古老拳种的力量与智慧。国家级非遗项目“兰州鼓子”以独特的兰州方言行腔,通过唱和说的表演手法,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舞蹈《游...
-
2025年4月8日-12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联合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以T3航站楼投用、夏航季换季为契机,分别在昆明、贵阳、重庆三地成功举办“如意启程,畅飞西南——经兰飞·如意行”航线航班暨航旅产品推介会。昆明、贵阳、重庆旅行社、主流媒体记者、企业、社群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推介会。 近年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过干支联动航线布局与航旅融合产品创新,打造西北联通西南“空中丝路”高效走廊,同时积极推动空铁地联运,并以现代化设施与智慧化服务为引擎,赋能区域协同发展,为旅客打造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体验,助力推动甘肃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通过云贵渝的三场推介会,使得西南地区人民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夏航季航线航班、“经兰飞·春游金城”航旅产品、空铁联运产品、“经兰飞· 如意行”中转产品内容有了深层次了解。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将以“经兰飞”品牌为纽带,从航线互联升级为产业互嵌,构建“...
-
2025丝绸之路(甘肃)国际旅行商大会于4月7日启幕。4月6日晚,作为大会的“暖场”活动,兰州文旅资源专场推介会在美丽的黄河之滨举行。来自法国、韩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的200余位旅行商参加推介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对兰州的文旅资源进行深入的了解。 一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布置的文创展示区,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展台上,陈列着各种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其中,具有浓郁兰州特色的“兰小五”系列文创格外引人注目。“兰小五”系列文创不仅保留了文物的艺术特色,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引得不少来宾纷纷驻足观看。 “兰州,这座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城市,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看不完的美景,品不完的文化。”6日18时30分,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兰州文旅资源推介会正式拉开帷幕。 从“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到城市周边丰富的丝路古迹,主持人声情并茂地对兰州文旅资源进行详细的推介。“这是一座用味觉记忆留住游子的‘碳水天堂’,是用《兰州兰州》唱响大西...
-
2023年3月29日 由河北省信用协会、商帅商学院河北校友会、河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协办,石家庄睿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守护生命 赋能未来——企业家健康沙龙”于近日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企业家群体的健康管理议题,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分享科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吸引了众多企业家、行业领袖及健康领域从业者参与。 聚焦健康管理,共话生命守护 活动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序幕。河北省信用协会秘书长王宏涛先生、商帅商学院河北校友会会长李罗臣先生、睿佰医疗创始人吴宏利先生分别做了活动致辞,赢得现场热烈反响。 权威专家分享,传递科学力量 活动围绕“预防、预警、干预”三大健康管理核心,设置了四场专题分享: 1.刘伟老师(原中央机关健康工作委员会主任) 以《人体健康生态重建》为题,提出“内外平衡”的健康生态理念,倡导从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维度构建健康体系。 2.龚树辉主任(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从饮食、睡...
-
周末,京城文化的关键词是“敦煌”。 3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丝路歌韵:敦煌舞乐服饰展示专场”以歌舞与服饰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弘扬丝绸之路文化。演出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呈现《梵天》《刹那即永恒》《金刚》《羯鼓伎》《大梦敦煌》等节目,融合舞蹈、音乐与服饰,展现敦煌艺术的精神内涵。 这一活动是“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的延伸内容。展览设置“书刻同辉”“绘塑同光”两个板块,展示了240余件(套)来自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刻“フ”宽带纹彩陶钵、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仪礼》简、元致子方书、“白马作”毛笔、彩绘木六博俑、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潘絜兹的《石窟艺术的创造者》等多件文物与艺术珍品悉数亮相。自3月11日开幕以来,该展现场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可谓开展即是爆款。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表示,此次专场借助歌舞形式,生动展现丝路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多元艺术门类为公众...
-
当腾格里的风沙在你掌心凝成绿意,当青土湖的涟漪在你脚下漾出春天,亲爱的民勤种树志愿者,我们想邀您暂别铁锹与树苗,循着驼铃的余韵,来武威赴一场历史文化的邀约。 【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必玩理由:提起武威,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已成为了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马踏飞燕”体形矫健,神势若飞,三足腾空,一足踏燕,似天马行空,精美绝伦;似神驹回眸,仪态万千。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作为它的出土之处,是您不能错过的打卡地。 开放时间:9:00—18:00(17:30停止入馆) 联系电话:0935-6925852 交通:在武威高铁站乘坐9路到向阳小区站下车,再向东步行300米;市内可乘坐1路、6路、15路、16路、30路至雷台什字下车,再向东步行200米,即可到达。 【武威市博物馆】 必玩理由:从文明华彩、大汉扬威、五凉故都,到盛唐通邑、大夏辅郡,再到蒙元故路、明清凉州,这里集中展示了武威历史发展沿革及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兴衰演进轨迹,讲述着武威历史文化的精彩华章。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
-
3月25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文旅行业的年度盛会——“丝路聚风华-旅业向未来”2025甘肃(第九届)丝绸之路文旅营销大会隆重举办。本届大会由甘肃省旅游协会主办,甘肃文旅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丝绸之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中国旅游协会、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专业指导。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文旅行业领军企业、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旅发展新机遇。 【文旅融合 共话发展】 大会现场气氛热烈,展区内人流如织,作为2025年首个面向市民开放的综合性文旅展会,活动吸引了大量丝路沿线城市的文旅集团、旅游景区、文化演艺团体及非遗传承人参展。丰富的非遗展演轮番上演,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敦煌舞、兰州太平鼓、天水麻编、武威铜奔马文创展等精彩展示,生动诠释了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大会特别设立了多个主题展区,包括甘肃文旅品牌馆、丝路城市联合展区、数字文旅创新展区、非遗文化展区以及户外旅行装备展区等。甘肃省内知名景区、酒店集团、旅行社及文化创...
-
2025年3月24日至26日,备受业界关注的“2025甘肃(第九届)丝绸之路文旅营销大会”在兰州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丝路聚风华·旅业向未来”为主题,汇聚西北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文旅资源,搭建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专访了甘肃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秘书长王劲超先生,请他谈谈本届大会的准备情况及展会的举办意义等话题。 王劲超: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依托得天独厚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文旅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从市场角度来看,经过疫情后的恢复,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西北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2024年,甘肃接待游客总量已大幅增长,各类旅游产品供不应求。与此同时,文旅企业在品牌塑造、市场拓展、产品升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届大会的举办恰逢其时,旨在搭建供需对接的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
-
2025年,平山众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站在新起点,满怀憧憬与决心,朝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行。 强化创新引领,培育科技新动能 持续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举办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论坛等,激发创业者的创新思维,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项目。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平山产业的科技化、智能化升级。 拓展产业服务,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立足平山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服务领域。在巩固直播电商、农产品流通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为不同产业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从项目策划、市场推广到供应链管理,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产业生态,促进平山经济多元化发展。 优化创业服务,打造优质创业环境 不断优化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加强创业...
-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环境均处于极不安定的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的动荡与冲突仍在不断交织演变。面对当前形势,国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总要求,为2025年企业“走出去”指明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对外贸易发展”“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多次使用“稳”和“创新”,点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用稳的心态、稳的策略和稳的行动,以及创新的精神,应对当前复杂多变、变乱交织的全球大变局挑战。 世界格局复杂多变 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当下,全球多重变局叠加,俄美博弈倒逼导致国际格局演化加速,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得不面临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风险防控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于2025年3月20日至21日在京召开。本次...
-
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之际,一场以“跟着艺术游甘肃”为主题的快闪与展演活动在航站楼内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省文旅厅主办,联合省歌舞剧院、省歌剧院、省民族歌舞团等多家艺术院团,通过沉浸式艺术展演与快闪互动,为现场旅客呈现了一场“文旅+交通”的视听盛宴。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甘肃形象的第一窗口。此次活动以“文化迎宾、艺术赋彩”的形式,通过文艺展演向全球旅客展示甘肃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历史底蕴与多元文化魅力,以独具地域特色的敦煌舞等艺术表演,让来自全世界的旅客第一时间感受到甘肃的热情与文化的厚重,激发他们探索甘肃的兴趣。活动以动态快闪与静态展览结合的方式展开,覆盖航站楼出发大厅、到达大厅、连廊等核心区域,形成“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文化艺术长廊。经典舞剧《丝路花雨》选段《金光千佛》率先惊艳登场,千手层叠舒展如莲华盛放,于繁复中透出空灵仙韵。随后,敦煌飞天舞者的曼妙长绸舞姿与千佛壁画场景交相辉映。藏族舞蹈《雪域欢...
-
“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是在著名书法家张改琴先生的倡导下,以张改琴先生个人作品稿酬所得为主,以社会各界赞助、募捐为辅,由甘肃省文联主管、甘肃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一个纯公益性,以书法教育、奖励为主要方向的民间基金组织,这是甘肃省以及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以著名书法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公益书法基金会。 “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1月17日,汇集了省内外近20多位文化艺术界的领导、优秀的书法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热衷于书法事业的企业家,是促进甘肃文化建设特别是书法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团体。 “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成立大会上,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说,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的成立可谓生逢其时,基金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基金会按照章程和宗旨的要求,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扎实的作风,拓宽工作领域,积极开展书法活动,培养人才、奖励人才,为全面提升甘肃书法创作水平,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连辑说,希望各级党委...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3月20日0时正式启用。 20日7时,由兰州飞往昆明的MU2249航班从跑道起飞,这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用后的首个出港航班。9时,由重庆飞抵兰州的G54033航班降落,这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用后的首个进港航班。当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计划保障航班253架次,其中,进港航班134架次,出港航班119架次。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采用“主楼+四条指廊”构型,自然采光面积超过70%。创新性引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能源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促进能源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为机场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航站楼设有专用国内国际中转通道,实现登机口到登机口之间的快速中转,做到国内国际航班的无缝对接和“无感中转”。 同时,T3航站楼深度融合前沿科技,构建起覆盖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的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全自动驾驶登机桥、“探驱一体化”鸟防系统、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智能安检回筐系统”、人脸识别技术、智慧航站导航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规模化应...
-
“家人们,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明星单品是我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果形圆润、沙瓤多汁,我给大家掰开来看一看……”说这话的人名叫魏凯婷,她是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主播,每天晚上,她通过直播销售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值得一提的是,魏凯婷的直播间里总是有一些平日里不常见的蔬菜,拇指黄瓜、紫色白菜、凤梨萝卜……这些新鲜的品种成为了她直播间的流量密码。 近日,记者走进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这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感受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也体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脉搏。 【直播间里的“明星单品”】 走进迈绿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智能温室,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与传统的日光温室不同,这个温室面积达到3648平方米,四周和顶部都是PC阳光板或玻璃,这使得整个温室明亮开阔。“右边这一排种的是白兰瓜新品种,名叫红心蜜瓜,这一品种我们本地还没种过,这个品种的蜜瓜抗病能力强,每亩地产量能比普通白兰瓜品种高出1000斤呢,今年...
-
过去一年,永登县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硕果累累。创建和美乡村17个,打造“水润玫香”“满城渔歌”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建成“屏桥水城”县域门户4个,美化G312廊道30公里。这些成果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带动了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示范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 “新动能” “政府帮我们把路修到了玫瑰园门口,游客能方便地过来观赏、采购,我们的玫瑰产品也有销路走出永登”一位当地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道。 作为兰州市乡村振兴“排头兵”,永登县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示范带建设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水润玫香”“满城渔歌”两大示范带建设,重点打造玫瑰深加工、冷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集群,广泛带动沿线农户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产业融合 构建现代农业 “生态圈” “满城渔歌”示范带以虹鳟鱼养殖为核心,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构建起“渔业 + 农业 + 文旅&...
-
3月16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运,新建的T3航站楼将于3月20日零时正式启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关注度高、工程量庞大,被称为甘肃民航“一号工程”。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我省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如意甘肃”的“金名片”,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T3航站楼有哪些设计巧思?整个工程进行了哪些创新?将为旅客提供怎样的便捷服务?请跟随记者走进T3航站楼,一探究竟。 【颜值扑面而来】 驱车沿着贯穿兰州新区东西的黄河大道前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远远望去,地平线上,隐隐显现出一座银灰色的流线型建筑。“瞧,那就是T3航站楼了。”同行的省民航机场集团宣传部工作人员说。T3航站楼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这座航站楼围绕主楼,有4条曲线柔美的指廊向外延伸而出,从空中俯瞰,像一个巨大的“X”。随着车辆缓缓靠近,航站楼的轮廓愈发清晰。起伏的穹顶、飘逸的雨棚边缘...
特别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