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上午,青岛观音寺邀请书法家举行"写福送福"活动,书法家们写下一个个满载吉祥的"福"字,送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将祝福赠送给来寺院祈福的市民朋友。 砚中墨满,红纸徐展,喜庆洋溢,欢聚一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翰墨飘香,书法家们热情饱满、凝神聚气、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真诚的祝福付诸笔端,引来围观市民称赞不已。一副副吉祥寓意的新春对联,一个个饱含神韵的“福”字跃然纸上,散发浓浓墨香,传递温暖祝福。...
-
编辑:张卫星、陈明 龙溪宫位于郑州西南 40公里荥阳市境内的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天堂山脚下,是世界罕见的在石英砂岩地质条件下发育形成的溶洞奇观。现已探明的洞体总长度为5500余米,已开发的有1600余米,可游览面积达12600平方米,宛若一座地下龙宫宝殿,被誉为“中原第一深洞”。 经过升级改造后,12月30日将正式开放,让我们提前来领略龙溪宫的美景吧! 洞内“大禹皇冠”、“灵龟护塔”等钟乳晶莹剔透、形色各异,溪水畅流其间,真可谓福地洞天,人间仙境。 旅游线路: 环翠峪景区门票原价30/人次,元旦春节期间门票优惠价格为20元/人次,检票点设在花果山和龙溪宫,如您单独游玩花果山或单独游玩龙溪宫,享受10元/每人次优惠措施。 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残疾人、医师、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凭有效证件可免门票。 环翠峪自驾和骑行旅游线路: 出发地郑州市:沿中原西路向西→环翠峪旅游大道(X040王庙公路)左拐向南→环翠峪景区游客中心→沿景区主干道向里→环翠峪村(体验嫘祖文化,嫘祖圣母...
-
冰天雪地中“打卡”吉林省,怎能少得了解锁“东北味道”? 鲜香氤氲的铁锅炖、入口弹腻的粘豆包、外酥里嫩的锅包肉——经典的美食“三大件”,总有一款会成为天下雪友“打卡”吉林的必选项目和味蕾记忆。随着新雪季持续升温,作为寒地冰雪经济关键一环的“东北味道”,也在烟火气息中助涨着吉林省的冰雪流量。 大雪节气过后,白山松水颜值更高。苏州雪友台玲玲与刘浩刚走出长白山机场,便感觉清冽空气扑面而来。乘车直奔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的路上,两人沉浸于满眼的银装素裹,“哇”个不停。“东北的冰雪,对南方人来讲有种魔力!滑雪、温泉、漂流、美食……我俩专门把新婚蜜月选在了这里。”台玲玲说。 在长白林海间驾驭雪板纵横驰骋,拍一段冰雪情缘主题的短视频,之后再饕餮一顿大铁锅、木柴火、笨豆油、土猪肉、干豆角、甜玉米等组合成的地道美食,是这对新婚夫妇计划已久的幸福之旅,也是许多游客逐雪追冰到吉林的重要理由。 “长白天下雪,黄金纬度带&rdqu...
-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商丘市虞城县农业农村局立足“三农”实际,以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产业”发展格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现如今,“荠菜”已成为利民镇、李老家乡等乡镇新的“产业名片”,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虞城县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荠菜生产加工基地。 精细布局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虞城县农业农村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依托自身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了解检测地质土壤情况,因地施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荠菜、速生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引导群众将传统的荠菜种植一年两茬作物为一年三茬,进一步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全县已有4000多户群众发展种植荠菜产业,面积已达10万多亩,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3万吨左右,荠菜产业已成为虞城县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 紧抓产销融合,推动提质增效。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
-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837.3亿斤。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李德明介绍,今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了“三个1”。 第一个“1”是,今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全国排位晋升1位,从多年的第5位跃升到第4位,实现了“争先晋位”的目标。第二个“1”是,粮食总产增量居北四省区第1位,比去年增加21.14亿斤。第三个“1”是,粮食单产位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1位,平均亩产达到958.2斤。加上今年,粮食总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并实现了连年递增,彰显了吉林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 总量多、增量大、单产高,丰收从何而来? 一是抗涝防旱措施实。今年吉林省遇到了春旱、夏涝的严峻考验,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印发《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夺取全年粮油丰收工作预案》。有效应对夏涝影响,第一时间成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专班,由3名副厅长带队组成3个工作组和13个小分队,分区分片包保舒兰、榆树、扶...
特别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