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五驱联动” 仲景街道绘就老旧小区“幸福新图景”

作者: 京视网
发布于: 10/28/2025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仲景街道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创新实施组织驱动、沟通驱动、资源驱动、治理驱动、成效驱动“五驱联动”工作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南阳市审计局家属院、防爆第二生活区、绿源小区等5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55.003 万平方米。实现“旧貌换新颜”,惠及居民1.6万余户,改造满意度达96%,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一、组织驱动:建强三级体系,凝聚改造共识

党建引领聚合力,破解“众口难调”改造难题。街道构建“社区党组织+楼栋长+党员志愿者”三级联动体系,将组织触角延伸至每户家庭。牛王庙社区在防爆第二生活区改造中,组织32名党员分成6个工作组,开展“敲门行动”1200余次,形成涵盖排水、路面、停车位等6大类32项需求清单。通过“党员包户+分类议事”工作法,以楼栋为单位召开“小院议事会”46场,成功化解一楼排水与楼上路面改造的矛盾分歧,推动改造方案以92%业主同意率通过。

临时支部强攻坚,在改造项目中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工地上”模式。防爆第二生活区临时党支部建立“每日沟通+每周协调”机制,曾在6小时内解决自来水管道破损问题,保障24户居民用水;天冠小区设立“党员质量监督岗”,12名党员每日巡查施工,提出整改建议28条,推动施工返工率下降60%。

二、沟通驱动:畅通民意渠道,实现共建共享

双向沟通规范化,东关社区制定《双向沟通规范》,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宣讲会”收集民意。绿源小区改造中,针对居民提出的“增设充电桩”需求,社区及时上报并推动落地140个电动车充电桩、79处停车位;农委家属院居民反映的外立面红砖裸露问题,经社区协调施工方重新粉刷墙面、更换PVC落水管,获居民集体点赞。

需求响应闭环化,安居社区走访370户居民、发放问卷1300份,将屋顶漏水、厨房下水不畅等73条意见纳入改造方案。针对418户厨房下水设计缺陷,通过主管下沉15公分彻底解决排水难题,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5%

三、资源驱动:整合多元力量,破解改造瓶颈

政府主导强保障,社区党组织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构建“需求-政策-项目”三张清单。防爆第二生活区通过6次上门沟通,成功纳入市级首批改造项目,争取专项资金190余万元;天冠小区联合住建局、城管局实施“雨污分流+拆违清障”工程,清理垃圾72车、拆除违建、平整公共区域用地360平方米,为改造腾出空间。

社会协同聚合力,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共建”模式。辖区企业捐赠健身器材8套、休闲座椅20组;居民通过“以工代赈”参与场地平整,投工投劳折合资金5.2万元。牛王庙社区“拆违还路”新增非机动车位78个、充电桩20个,破解“停车难、充电难”。

四、治理驱动:创新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自治管理显活力,改造后小区普遍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制定《小区管理公约》。牛王庙社区推行“居民议事会+党员接单”机制,退休党员组建“银发巡逻队”,累计修复故障路灯32盏;安居社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安全隐患同比下降90%,实现“改造-管理”无缝衔接。

精细服务暖民心,聚焦“一老一小”需求,防爆第二生活区加装防滑扶手36根、LED照明灯48盏,打造“休闲小广场”并安装健身器材6套;天冠小区新增绿化830平方米,志愿者定期开展政策宣讲,让“美净齐”环境持续惠民。

五、成效驱动:旧貌换新颜,民生福祉提质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累计翻新沥青路面1.8万平方米,更换排水管网3150米,修复塌陷井盖6处。天冠小区从“垃圾积存、楼道破旧”变为“绿树成荫、路灯明亮”;防爆第二生活区解决雨季积水难题,75岁张大爷感慨:“现在出门就是平路,晚上遛弯心里踏实!”

居民生活品质跃升,改造后小区新增停车位257个、充电桩232个,居民活动空间扩大40%2024年9月,天冠小区居民送上“心系民生办实事,为民解忧暖人心”锦旗,防爆第二生活区改造满意度达96%,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分享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