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神韵~日中东巴文化艺术联合展在岐阜圆满落幕 古老象形文字焕发新生
2025年9月的金秋时节,“天地神韵~日中东巴文化艺术联合展”在日本岐阜市文化地标“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宇宙”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本次展览汇集百余件作品,由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ADCA)与日本岐阜清风水墨画会联合呈现,全方位展示了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来到“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宇宙”展厅观看日中东巴文化艺术联合展
多元展品呈现文化精髓
展览内容丰富多元,包括东巴绘画、纳西民俗摄影、主题装置艺术、纳西学研究著作以及ADCA与各国博物馆合作的国际东巴古籍馆藏数字版。展览吸引了当地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者络绎不绝,签名队伍中既有20岁的青年,也有90岁的长者,更有不少坐轮椅的残疾人专程前来,让东巴文化跨越了年龄与地域的界限。
东巴绘画: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展览中浓重的一笔,是展示了ADCA收藏的东巴大师们于自制的东巴土纸上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原始古朴中透着纯净之美,优雅的线条与丰富的色彩,展现了现代东巴绘画艺术与古老东巴神话的完美融合。 这些珍贵的画作不仅传承了东巴文化的精髓,更展现了当代东巴艺术家的精神境界。
日本观众长时间驻足在ADCA会员们的作品和两位老东巴的绘画前
ADCA和岐阜清风水墨画会两会艺术家创作的东巴绘画作品和谐地混挂在一起
ADCA理事于洪琛先生所画习尚洪东巴的肖像油画(左)
习尚洪东巴大师所画东巴女神崇娜拉姆(右)
桌展上为ADCA的日文、英文和中文介绍
习尚洪东巴大师用自制土纸所画东巴经中描绘的拯救人们灵魂的塔尤拉姆女神
和志本东巴大师用手工造纸所绘东巴大神和源自《白蝙蝠取经记》的东巴占卜巴格图
珍贵捐赠联结两国文化
参加本次”天地神韵~日中东巴文化艺术联合展”开幕式的社会各界人士
ADCA创始人、张旭·塔尤拉姆会长在发言中手持经书《白蝙蝠取经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以现存世界唯一的象形文字记载的诗体神话,更是东巴文化崇尚自然的核心精神的结晶。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评价其为「逝去文明的独一无二见证」。 她特别强调,早在1981年,东京外国语大学就已出版过中国著名学者傅懋勣先生所著《納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这40年的中日文化传递成为本次展览的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
ADCA会长、纳西学研究者张旭·塔尤拉姆在发言中讲解手中所持的习尚洪东巴大师应ADCA之邀专为岐阜市立中央图书馆书写的东巴经书《白蝙蝠取经记》
展览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张旭·塔尤拉姆会长向岐阜市立中央图书馆捐赠了由82岁高龄的云南省香格里拉习尚洪东巴大师用自制的东巴纸手写的经书《白蝙蝠取经记》,岐阜市市长柴桥正直先生特前往代表接受了捐赠;同时捐赠的还有著名纳西族学者蓝伟先生的研究专著《神奇的纳西东巴文》,馆长长尾胜弘先生代表接受了捐赠。
岐阜市市长柴桥正直先生接受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张旭·塔尤拉姆会长捐赠习尚洪东巴大师为岐阜市立中央图书馆书写的《白蝙蝠取经记》
岐阜市立中央图书馆馆长长尾胜弘先生代表接受了著名纳西族学者蓝伟先生的研究专著《神奇的纳西东巴文》
柴桥正直市长在开幕式当天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我出席了日中东巴文化艺术联合展开幕式,并承蒙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张旭会长惠赠东巴文书籍,谨此致谢。东巴文字是云南省少数民族纳西族历经千年传承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活的象形文字。
张旭·塔尤拉姆会长接受柴桥正直市长为ADCA的捐赠颁发的感谢状
艺术交流探索文化共鸣
岐阜清风水墨画会的会员们早年前往与高山市缔结友好城市的丽江古城进行创作交流,在作品中展现了对东巴象形文字的个性化理解,探索东巴文与水墨画的共通性。画会最年长的市川尚子女士(岐阜前议员)在开幕式上分享了2009年访问丽江古城的经历:“那年4月,我们访问了中国云南省丽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丽江古城入口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碑,我们被古城的美丽所震撼。我们在张旭·塔尤拉姆会长的引领下,参观了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和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通过观看诸多的东巴经典,邂逅了“东巴文字”。老议员充满激情地介绍了她自己用东巴文创作的绘画作品。
前岐阜议员市川尚子女士在开幕式用洪亮声音诵读她在东巴文绘画作品中写下的汉字诗歌
市川上子女士所画并装裱精美的作品《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岐阜清风水墨画会古泽道代女士的东巴文绘画
左起:岐阜清风水墨画会市桥纪代美女士、德永万千子女士和永井熙子女士的东巴文绘画
清风水墨画会伊藤胜子所画的身着民族服装的丽江纳西族妇女
清风水墨画会水野弘子所画的纳西族古乐的吹笛老者
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ADCA)创作者则以画笔勾勒象征性东巴元素,追求人与自然融合的意境,生命与精神的光明;同时以摄影镜头捕捉团队在抢救东巴古籍现场所记录的老东巴祭师释读经书的身影、舞蹈中的瞬间、日常生活场景,以及雪山、村落与仪式的真实人文影像。最年轻的16岁会员龙开元的旗书作品《鹏载万物·东巴九章》吸引了众多观众,作品讲述人与自然共生的故事,体现新生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
众人观看ADCA研究团队成员拍摄与其长期合作的东巴祭师和他们在纳西村落拍摄的照片
ADCA姜力理事拍摄的香格里拉白地著名的东巴祭师和志本(享年89岁)
ADCA张旭·塔尤拉姆会长于2009年拍摄的习尚洪东巴为超度他的老师习阿牛东巴而主持的《祭祀丁巴什罗》的仪式
ADCA高维敬理事于2020年拍摄习尚洪东巴释读莱顿世界文化民族学博物馆的东巴经书
ADCA白枫先生于1999年在被纳西族誉为东巴王的习阿牛东巴大师家捕捉到他教孙子跳东巴舞的瞬间
白枫先生于2016年在云南香格里拉白地拍摄的ADCA研究团队与老东巴和纳西专家释读和翻译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数字化的东巴古籍馆藏
市长柴桥先生和岐阜前议员市川女士欣赏ADCA青年会员龙开元用东巴元素创作的旗书
观众对ADCA白枫先生拍摄的《白水台仙女湖》和《白地水甲村》的红外线摄影颇感兴趣
ADCA会长、纳西学研究者兼画家张旭·塔尤拉姆女士的东巴绘画《寻梦》和《希望》
ADCA新会员、故宫博物院书法家杨频博士的书法作品《美好东巴》
ADCA青年会员龙开元女士的旗书创作《鹏载万物·东巴九章》
ADCA法律顾问王雪莲女士的作品《丽江印象》
数字化保护赋予文化新生
展览特别呈现了ADCA与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西班牙与美国等国际机构合作的东巴古籍数字化成果。十余年来,老东巴们与ADCA合作破译了大量沉睡的古籍。其中,基于莱顿大学数字化古籍《祭祀祖先》,图片与书籍展示了ADCA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东巴文振兴与传承”项目,成功促使失传七十年的东巴祭祖仪式在纳西山村重现。
桌展为ADCA与世界各国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的东巴古籍数字化成果
桌展莱顿大学图书馆东巴古籍馆藏数字版《祭祖先》上下册(右)
习尚洪东巴大师为恢复祭祖仪式依据莱顿大学所藏经书的手抄本《祭祖先》上下册(左)
ADCA特聘纳西族专家和尚礼先生于2023年所拍摄的ADCA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纳西东巴文振兴与传承”学术合作项目在纳西山村重现失传70年的祭祖仪式的记录照片
ADCA研究团队在纳西族村落与老东巴释读各国东巴古籍的现场照片特别得到民众关注
展品还包括了日本、中国及西方学者在纳西学领域的研究专著,体现了东巴文化在国际研究的历史脉络。东京国学院教授、纳西学研究者黑泽直道先生参展著作《崇仁利恩的故事:东巴讲的云南纳西族洪水神话》获得广泛关注,他评价道:“东巴文化艺术展览很有规模,兼具学术性与社会性,太成功了!展览表达了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和对纳西文化的热爱!
国际纳西学研究专著和各国数字化的东巴古籍馆藏的桌展
东京外国语大学于1981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学者傅懋勣先生所著《納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上、下册)
观众阅读日本纳西学黑泽直道先生著作《崇仁利恩的故事:东巴讲的云南纳西族洪水神话》
参观者翻阅邓彧(Dr. Duncan Poupard)博士的英文专著《翻譯/重塑:納西經書西譯》
岐阜清风水墨画会讲师刘悦东先生与岐阜新闻社记者山岸先生交流
展览发起人、清风水墨画会讲师暨ADCA理事刘悦东先生向记者介绍了活动的起源并表示:“此次联合展与张旭·塔尤拉姆会长筹划了很久,并克服了各种困难,初衷就是希望我会岐阜的学员们和我们ADCA的会员们能在岐阜共同展出以东巴文化为主题的创作,为保护和传承中国纳西族东巴文化做一份贡献。”
刘悦东先生用百年老纸为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参展提字留念
刘悦东先生用东巴文书写“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呈现在展厅
清风水墨画会讲师、ADCA理事刘悦东参展水墨画作品《劳作的丽江人》
日本民众对东巴文化艺术的热情和关注持续到展览的最后一刻
香港中文大学助教,与ADCA从事纳西学研究的外国专家邓彧(Dr. Duncan Poupard)博士有参展的英文专著。当他看到展览的成果很振奋:“展出了很多美好的作品,有学术著作也有来自各国数字化的漂亮的东巴经书,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显然,日本民众很欣赏这个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 澳大利亚东巴文化协会秘书、ADCA理事朱庆宁女士说:憧憬在澳洲办东巴文化展也有好多年了,一直感觉那还是比较遥远的事,这次去日本参与了展览的实际工作,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了很多,一下子在澳洲传播东巴文化的这件事好像就在眼前了。”
岐阜清风水墨画会的日方创作者们通过此次联合展,感觉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古泽女士对东巴神话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她感言:“东巴绘画既古朴又充满浓烈的色彩,这种兼具原始气息和视觉张力的艺术表现很契合自己的审美。” 德永女士则表示:“这次展览能用水墨画的形式绘画东巴文非常好,能有机会和ADCA的艺术家们用汉语交流是一次愉快和珍贵的体验。
作为中日东巴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东巴文化的历史底蕴,更推动其在当代的传承——从数字化保护到国际学术研究,从老祭师的画笔到年轻艺术家的创新,这份"世界记忆"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A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