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二题(散文)

作者: 京视网
发布于: 08/12/2025

文/李静

其一:在黄水,像条鱼

前天气温40度,昨天和今天气温41度,天气预报再过两天还会上升到43度。太热了!火烧火燎,感觉被烤出了焦黄色,再继续下去,好像口中还可以喷出火来。

走!到黄水。

这些年都这样,热很了,就往黄水跑。

驾车到了石柱县境内,离黄水近了。选择走悦黄路,沿着新建不久的平整的柏油路,海拔越来越高,距离黄水镇还有十几分钟车程的时候,关了空调,拉下一部分车窗,哇!清凉的风涌了进来,环抱着我,沁心沁肺,好凉快呀,连呼吸都一下子舒爽了。

黄水海拔1500米,夏季平均气温21度。是避暑胜地,是康养胜地,今年还被评为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不过,我不太在意它的名头和荣誉,我喜欢的是可以沉浸在它的清凉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白天,开了车,往森林里的公路上跑,比如到油草河景区,到千野草场……

植被太好了!高大笔直的水杉直指碧蓝的天空,各种各样的树木繁盛茂密,深绿、浅绿、苍翠、嫩绿,层层叠叠。于空中俯瞰下去,是绵延不绝、波绿浪涌的森林海洋。

车在森林里穿行,感觉自己像一条鱼,在大海里欢快地游曳。那么多参天大树都成了海洋里的水草。海洋里一片清凉。

有时不乘车,在森林里散步。慢慢悠悠,看看四周静静开放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蓝的……大朵的、小朵的,朵状的、穗状的……千态万状,各种各样。呼吸,再呼吸,深嗅着草木的气息。

或者有一张吊床,躺在上面,望穿树梢,看见白云住在蓝天里,仿佛是生活在荷塘里的鱼,望蓝天白云,尽享植物的清香。

又或者坐在树林里,读一本书,沉浸文字,此处即远方;在原木桌上铺上纸,落墨成诗,自怡自得,哈哈!自己还是一条能识字写字的鱼。

晚上,天穹是深蓝色的,月圆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真正的皓月当空,清辉遍地;月缺时,新月如眉,小小的柠檬色的月牙儿又像个甜梦中的孩子,轻柔可爱。

也可以数星星。星星特别多,特别亮,近的远的看得很分明。彼时,常常不由自主的向星星伸出手去,感觉满手一会儿就粘满了星光。后来才想:鱼儿晚上睡不睡觉?如果不睡觉,或者没睡觉的夜晚,它、它们,是不是也爱看月亮、数星星?

在黄水住上一段时间后,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的烦躁,不知不觉中都消失了。“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再过一段时间,已经想不起什么是酷暑什么是夏天了。

黄水也有热闹和繁华的时候,最突出的是每天晚上,在黄水大剧院广场的“万人摆手舞”。黄水大剧院中央搭建有一个很大的土家大舞台。夜幕降临,音乐响起,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在广场上,围着大舞台,一圈一圈地排着队跳土家族舞蹈。音乐热情激昂,鼓声振奋铿锵,男女老少欢乐奔放……

黄水大剧院广场成了一片快乐的湖海,欢乐的人群像满湖满海欢快的锦锂,而我,是其中一条。

其二:李合川

黄水的晚霞是特别美的,堪称黄水最美景观之一。

临近傍晚,蔚蓝的天空渐渐堆满云彩,起初是白白的,渐渐变成奶白色、灰黄色、浅黄、橙黄、桔红、深红……起初是一点一点、一线一线的,不一会儿变成一片一片的,再后来,分散的片状延展、渗透、连结在一起,面积越来越大,一大片都是绚丽的色彩。

落日特别耀眼,像一块透亮的金子。它慢慢下沉,慢慢下沉,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这时整个天空都通红通红的了,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落日溶金,落日淌火。

我跟很多人一样,喜欢拍黄水的晚霞,到处拍,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拍。

黄水旅游区建造了一个诺大的观景台,玻璃围栏和地面。这里是观落日的绝佳位置。在这里拍过几次,但是这里游人众多,十分拥挤。就想找同样好或更好的拍摄地。

有一天,偶然得到一张售房广告,楼盘名森林阳光,配发有落日夕照的精美照片,被名字和图片吸引了。

开车到了楼盘,房屋都建在山脊上,视野非常好,宣传资料上说这里是拍夕阳的好地方,是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虽然地方有些偏远,到底是有名声在外,未到傍晚时分,已有一些人架好了机位。我们一时找不到满意的拍摄位置。

“你们到这里来!”一位老大哥拉开了他的相机,把他的位置让给我们。

哇!真是一个好位置。前面是崇山峻岭,四周是茂密森林,大有凌空俯瞰,广纳浩瀚林海之势。夕阳开始从天空向远山落下,今天的落日是红红的,像一团火,天空布满了彩霞,隆重而热烈。我们对着它一阵猛拍,直到只剩下夕阳余晖。

我们尽情享受了拍到美片的快乐,连忙向谦让我们的老大哥致谢。老大哥要我们不客气,并告诉我们他也是喜欢在这里看夕阳,就把避暑房买到了这个小区。哎呀!原来都是“夕阳迷”。只是他更高级一些,居然逐日而居。

双方熟悉了很多,开始聊天。

:“您贵姓?”

他答:“免贵,姓李,木子李。”

啊!原来是家门。大家都笑。

他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从合川来的。”

“我就叫合川。”他清清淡淡地说。

啊?啊?我们不明白了。

于是他给我们讲,他的妈妈是老革命,解放的时候,组织安排她到合川工作,几年以后又调回重庆市区。他妈妈在合川时生下了他,他们家只有他一个人出生在合川,所以给他取了个名字就叫合川。虽然他出生不久就离开了合川,在渝中区长大,又在渝中区工作,直到退休,但他对合川一直有特殊的感情。

越聊越近乎,感觉像从来就认识的一样。于是,大家加了微信、电话。

后来,小区住户越来越多,小区加强了管理,非业主不让随意进入了。我们又想去拍夕阳,就事先联系老大哥,他在保安处报备是他们家的客人,并又陪同我们去拍照。

老大哥有时拍了得意的照片也发到微信里,让我们分享。

黄水是避暑胜地,夏天在这里生活非常惬意,常常令人忘记外界的酷热和烦躁。但每当想起李合川老大哥的故事,就会想念家乡,尽管合川距离黄水并不算遥远,每次离开的时间也不很长,还是会想念家乡,想在合川的亲友们是否康健,想家里的花花草草是否长势良好,想铜钱草的盆里水是否充足,想君子兰和米兰在酷热里是如何的忍耐和坚强……

原载:重庆市合川区作家协会会刊《钓鱼城文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李静,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合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并在国内报刋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有多篇文章被各种文集收录或在文学赛事中获奖,代表作有《山高天蓝》《清明》《回归安居》《老街》等。

核稿:张  望

审稿:陈子明

编辑:邓  川  沈仁桧

供稿:京视网重庆选题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