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 笔赞家乡——重庆市老年大学散文赏析与写作班研学活动侧记

作者: 京视网
发布于: 07/09/2025

文/陈斌、许会军,图/郭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张望正在讲课。

走出课堂,笔赞家乡。近日,重庆市老年大学散文赏析与写作班组织学员,赴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街道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 一堂课激发研学热情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重庆市老年大学散文赏析与写作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散文课。该班主讲教师张望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合川区作家协会主席。课堂上,张望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了郭沫若的经典散文《飞雪崖》。

《飞雪崖》写于1942年抗战期间。当时,郭沫若住在陪都重庆赖家桥一个名叫“全家院子”的农家小院。乡下没有电灯,一到晚上就四野漆黑,忙碌了一天的郭沫若独坐书房里,点上煤油灯,开始读书写作。他在这里写下了不少文章,其中就包括散文《飞雪崖》。通过张望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飞雪崖瀑布令全班学员们心驰神往。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飞雪崖瀑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员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课后,经班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组织学员赴飞雪崖开展一次研学实践活动,帮助学员深入地理解文章。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街道飞雪崖瀑布的美丽图景。

二. 飞雪崖瀑布令学员神往

飞雪崖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街道梁滩河上,其确切记载出现于南宋时期。宋高宗绍兴十年至二十七年间(公元1140—1157年),四川巴县状元冯时行因不附奸相秦桧和议被罢官。在回乡途中,冯时行游历至此,见其形势凛然,遂命其名为“飞雪崖”。

研学活动当天,上午10点多钟,在该班主讲教师张望,班长陈斌、副班长许会军的带领下,谢建平、傅利华、李万琴、曾雷鸣、李正伟、文强、张武、李俊、秦得艳、余晓玲、曾秀萍、雷微、郭平和蔺习庆等学员乘车来到了飞雪崖附近。昔日的荒滩,现在已经建成了美丽的滨河公园。下车后,大家在滨河公园里漫步,忽听远处传来瀑布的轰鸣声,只见一挂神奇而美丽的瀑布展现在眼前。

学员们通过细致观察发现:飞雪崖瀑布是梁滩河流经此处时,河床突然折断产生上下15米落差形成的。瀑布从河床的崖口倾泻而下,远看像一幅银色垂帘,近看似一堆乱雪纷飞。这几天重庆一直下雨,河水丰沛,瀑布飞泻,无比壮观。学员们站在远处土坡上,都能感受到脚下因瀑布冲击而带来的大地的震颤。

现在,沿崖壁新修了一条五十多米长的栈道,还新修了一座瀑布观景台。学员们还发现,除了栈道和观景台是新修的外,飞雪崖瀑布与郭沫若文中描述的景观竟然完全一致。

▲建于清乾隆41年的高滩桥全景。

三. 高滩桥现已成为历史

在张望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仔细地考察了郭沫若文章中提到的古人题留,只见梁滩河两岸崖壁上的题留痕迹,仍然依稀可辨。

学员们沿着小河往下游进行考察,寻觅郭沫若文章中写到的一座水磨,而今水磨早已不复存在。但学员们却发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一座小水电站倒矗立在河岸,不过它也早已经停止了发电。

学员们讨论说,郭沫若文章中曾写到高滩桥,大家对这座古桥兴致盎然。张望老师遂领着学员沿河滩向下游行走,很快就找到了这座古桥,只见古桥依然横跨两岸。原来这是一座六孔石桥,桥身长约30米,宽5米。该桥建于清乾隆41年,距令已有240多年历史,桥上残存的狮头和神兽、风蚀的石栏杆,还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历史。如今的它,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早已光荣退休了。

现在,在古桥附近,已经新建了一座双向四车道现代化公路大桥。这座漂亮的新大桥,用钢筋铁骨扛起了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的重任。

▲学员们在研学活动中实地考察。

四. 今昔巨变令学员们惊叹

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今的重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建设成就斐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旧貌焕新,蜕变惊人。     

郭沫若在散文《飞雪崖》里,曾感叹飞雪崖附近及梁滩河两岸的树木太少,这里地方偏僻。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学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在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飞雪崖,现已改名为飞雪岩,瀑布区域已开辟为滨河公园,供人们休闲娱乐,公园和溪流的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香四溢。

—过去的土主乡,现已蝶变为土主街道,成为了山城重庆的核心区之一,游客从重庆城区驾车前往此处,只须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过去的土主乡,是一个只有三四百户人家,苍蝇比人还多的小乡场。现在的土主街道,工农经济两旺,街道整洁干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学员们在活动结束时集体合影。

五. 学员齐声歌唱共产党

在活动现场,张望老师、陈斌班长、许会军副班长还组织学员们开展了座谈讨论,回顾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

大家认真研学,讨论激烈,感慨颇多。

学员谢建平称赞这是一次生动有益、富有启发性的研学活动,对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员李万琴称赞这是一次生动有益、富有启发性的研学活动,讨论中,学员们发言热烈,他们一致称赞说,飞雪崖地区的巨大变迁,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学员们还齐声合唱了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结束后,留在学员们内心深处的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祖国山川的热爱,还有满满的正能量。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用手中的笔歌颂家乡,赞美家乡。

核稿:张  望

审稿:陈子明

供稿:京视网重庆选题组

分享